“高平十大碗”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传统宴席之一,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2011年“高平十大碗”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证书展示
山东工商学院非遗助农团队在负责人高梦凡的带领下,围绕“高平十大碗”产品的传播与创新,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等多种方式展开了社会实践,并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文化效益。
2019年12月29日,社会实践团队与“高平十大碗”代表性传承人孙永胜取得了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并选定孙永胜撰写的《高平十大碗制作规范》为指导书目。孙永胜厨师分享了多年制作十大碗的心得以及发展建议,肯定了山东工商学院实践团队的实践过程。2020年1月9日,团队前往山西省高平市翠岭茶楼(《十佳高平十大碗》获奖店铺)交流并学习,积极推进项目文化文化营销、速食化营销等模式。最终与翠岭茶楼取得了战略合作关系。2020年5月10日,社会实践小组前往山西省高平市野川镇大野川村蔬菜大棚以及生猪养殖场考察。实践团队取得了与乡镇蔬菜大棚以及生猪养殖场的合作。2020年9月20日,实践团队与高平市文化部积极合作,设计并生产出“高平十大碗”相关文创产品。
图为文创产品
该项目获得校内师生的广泛点赞并得以重点推广。与此同时,实践小组成员身体力行,通过与乡镇蔬菜大棚合作,直接购买蔬菜大棚产品,使得“高平十大碗”每碗成本由5元减少到了3元,在确保原材料绿色健康的同时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中间利润的目的。该乡镇农民月收入从800元增加1500元,就业岗位从300个增加只600个实现了收入与就业岗位双倍增加。通过与翠岭茶楼合作建立“高平十大碗”物流中心、配餐中心、培训中心等扩大“高平十大碗”餐饮企业规模,使得“高平十大碗”的销售量从原来的每天80份增加至每天200份。文创产品的创造生产,也使得十大碗非遗文化影响力增强。后续本项目将延续发展,进一步探究“高平十大碗”产品优化、市场营销的方式。至此,本实践项目取得显著成果和巨大影响。
图为团队成员调研蔬菜大棚
在本次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团队成员以及更多的市民不仅系统认识了“高平十大碗”的来源也感受到了古老长平的红色记忆,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项目聚焦“高平十大碗”文化的传播,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国内外大众对其相关饮食产品的接受度,向世界展现陈式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终日乾乾,与时偕行。”项目团队致力于“高平十大碗”文化弘扬与传播的工作,将它撰写在祖国大地上,为“高平十大碗”的传播探索新渠道,使其诞生新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调研合作公司
山东在线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 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12-2019 山东在线 http://www.sdgol.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