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凌在演讲中表示,中国新能源发展非常迅猛,规模和增速都是居于世界第一位。相比常规能源,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都依赖于太阳辐照和风力等自然资源,这些能源虽然非常丰富,但由于新能源发电的不可控性较大,这就给新能源的消纳带来了困难,我们需要更多途径和技术来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共享储能就是其中关键技术之一。储能是实现新能源发电的调控的绝佳方法。全球范围来看,储能应用主要有三大应用场景,一是电源侧储能,一般为新能源自建储能站,用来存储受阻电量;二是负荷侧储能,利用峰谷价差充放电,降低用户用电成本;三是电网侧储能,主要服务于电网调峰调频。但是这三个应用都是独立分散,利用率比较低,缺乏市场的机制,政策的支持也不足,所以储能获利也有很大的限制。



董凌表示,平台融合了区块链加密技术、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将新能源受阻电力、电量与储能系统接收电力、电量通过信息技术采集的过程记录在区块链上,可视化、可追溯;优化了源储两端电力、电量、电价难以精准区分、匹配的难题。平台基于区块链底层实现具有配合能量调度、新能源电量交易统计等功能的系统,优化了新能源电厂和储能电站的快速撮合交易实施难度大的问题,保证了交易数据安全管理、共享和对等可信传输。通过区块链分布式存储、加密技术、共识算法,完成多主体间交易的智能研判、快速撮合,形成智能合约交易全过程数据的精准追溯、不可篡改,最终满足电力交易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
基于区块链的共享储能将推动新能源规模持续攀升。经测算,可增加新能源年利用小时数200小时,按青海目前新能源装机量,年可减少弃电29.4亿度,增加23.5亿元直接收益。同时,可替代原煤134万吨,降低碳排放241万吨,二氧化硫4800吨,经济、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

一场基于区块链的共享储能星星之火,正从青海扩散开来。未来,青海电力仍将持续发挥“枢纽型”作用,完善“平台型”功能,构建“共享型”储能体系,为电网新兴业务开辟添砖加瓦。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